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 - 试题辅导 - 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命题趋势及难度分析

来源:2exam.com 2012-10-8 15:41:58

  从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试卷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总体体现了“稳中求变”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命题更加规范和成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综合难度明显加大、涉及知识面广泛;《申论》考试则表现为题材涉及时政热点、给点材料阅读量逐年递增、答题要求更加具体标准化。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一、常识判断

    1.从位置上来说,2012年国考常识部分仍延续了2011年的考试风格,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从题量上看,2012年为25个题目,包括3个历史题,5个文化题,8个科技题,1个地理题,1个环保题,3个政治题,2个经济题,2个法律题;从难度上看,与前几年国考难度基本保持一致。总体来说,2012年常识题比较中规中矩,国考常识出题思路已经基本成型,2013年的考试中这部分的题量、题序等变化应该不大。

    2.同时对比2011年常识判断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两年的题目有明显的不同,2011年侧重对国情、社情和时事政治的考查,政治、经济、文化类题目占了绝大多数。2012年更倾向于知识性的考查,历史、文化、科技类占据了大半壁江山,政治、经济国考重点考查项退居二线。变化虽然比较大,也不是特别突然。做过前三年国考题的同学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规律:2011年与2009年考查重点比较类似;2012年考查方向和比例类似于2010年国考题。

    3.纵观近几年的国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常识判断部分考查形式越来越灵活精巧。2012年常识判断题的一大亮点即图试题的出现。第9题以古代作战地图的方式对该战役发生的背景提问,该题完美地结合了历史和地图两大领域的知识,这也是继2002年A类试卷中第85题的物理图示题以及109题的行政管理题后,图试题再次重出江湖,从而凸显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形式的变化多端,难度加大。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2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与往年相比,从总体上看,变得更简单。将选词填空题放在片断阅读题的前面,也是为了降低考试难度,因为片断阅读题比选词填空难,如先做片断阅读,就会导致考生心理上产生波动,影响做题效果;选词填空题考的词均是生活中常见的词,无生僻的和难以理解的词;片断阅读的阅读量增加,在五千字左右。虽说2012年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难度降低了,但这部分题目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一直占很大的比重,考生在复习时不可小觑。

    三、数量关系

    1.2011年数量关系部分的数字推理题完全没有出现,同时,数学运算题量由原来的10道增加到了15道。2012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上述方面与2011年保持一致。预测2013年仍将沿袭这种方式。

    2.数学运算考查题型较多,重点仍为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几何问题等常规题型。考生掌握传统题型的基本解题思路可有效作答。

    四、判断推理

    2012年国考判断在题型、题量上保持了2011年的状态,包括在四个微模块的题量分布上,也与2011年保持高度的一致。以国考目前的成熟性来看,除非在题型上出现新的较大的变化,否则这种状态在2013年将被继续保持下去。

    (一)类比推理

    2012年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类比推理回归到5道题的题量,对当型题目是考察的重点,需要依次代入,选择关系最相似的一项。预测2013年的这部分考试对这类题型、的考查仍为重点,考生平时需稍注意。

    (二)图形推理

    2011年的图形推理中首次出现了将六组图形进行分类的新题型,这样的一种题目创新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冲击性的。新题型在2012年仍然占有图形推理的半壁江上,从两年间题目的难度和严谨性上看,新题型处在一个上升的过程中,相信在2013年仍将会是考察的一个重点。但是题型虽然可以变换,但考点是基本不变的,考生需要平时多加注意对图形推理题型考点的归纳总结,总结答题的规律与技巧。

    (三)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题一直是判断推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题目种类多、题型分类细致,不同题型间的做题思路相差明显;国考逻辑判断部分主要以分析推理和必然性推理为主。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多做练习题,还要提高对题干信息的理解和总结的能力。

    (四)定义判断

    国考的定义判断题一直只考查单定义判断,相信2013年国考行测中也将不会发生变化。定义判断主要涉及法律类的定义,同时还涵盖了行政管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定义。所以,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做题时可以结合选项从定义的关键词入手。

    五、资料分析

    1.从形式上看,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材料主要分三种类型:文字、图形和表格,但是结合2010年至2012年的国考真题来看,资料分析更趋向于考察这三种类型的混合材料。

    2.资料分析中文字型材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快速的回到原文去寻找数据和结合选项的数据加工过程,所以复习时候需掌握资料分析中经常出现的统计术语,及各个术语之间的相互关系,看懂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建议考生对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中提出的如何快速作答以及如何客服计算量(http://www.2exam.com/fjgwy)大上下功夫。

    3.资料分析部分在不仅侧重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更重视考生对各类题型的理解能力。2012年资料分析部分由2011年的15道题增加到了20道题,题型涉及了计算题、综合判断题等。

    4.近三年的考试中,计算题所占比重较大,且更加注重对计算技巧的考查。乘除法转化法、取整法、范围限定法等计算技巧是本次考试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技巧。考生应在平时多做练习,把握技巧,提高做题效率。

    《申论》

    1.2010年度的考试大纲出现了显著变化,将试卷按考生职位类别分为省(含副省)级以上和市(地)级以下两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2exam.com/fjgwy)认为201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将极有可能延续2011年、2012年的出题方式通过两个不同的主题考查应试者的各项能力。备考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平时可以多看看《半月谈》和政府报告,多多关注时事新闻及评论,为申论备考打下基础。

    2.通过对历年申论真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申论考察的热点都是以宏观理论政策为统领,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来形成组合材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试热点也是围绕这五大建设来设置。申论选材范围大,但中心突出,都是以人为本,密切关注民生社会。

    3.分析近三年申论试卷,我们可以看出省级、市级试卷,都是4道大题、5道小题,5~6条材料、6000余字。题型根据试卷类别略有不同,概括、对策、作文为两类试卷共有的基本题型,省级试卷偏重分析题,设话语理解和启示分析2道题,突出体现了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市级卷侧重考生提出对策的能力,且形式上倾向公文草拟,拟制建议和宣传提纲不仅均属对策型试题,而且文体要求均为广义的公文,写作角度基本属于按组织意图提出措施、部署工作,具体诠释了2010版考试大纲新增的“贯彻执行能力”要求。

    4.观察近五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可以发现对于答题要求,越来越细分,越来越细致,近几年的共同点如下:

    (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

    (3)中心明确,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对省级(含省级)综合管理类都要求“见解深刻”,对市(地)级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都要求“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


国家公务员考试恶意注册报名信息是如何界定的?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填报的技巧和策略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哈佛大学考试作弊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福利房充当保障房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烟台药袋苹果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推进基层民主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高速公路免费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9月28日是国际知情权日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手机游戏发展迅猛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二维码扫描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莫再让文明出行成为空谈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高速免费政策问题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秋运大考问题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网络恐惧症与麻木症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